8月5日,天猫与全球110多个集团160多个服饰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这些品牌占据核心服饰品牌的半壁江山,未来一年在天猫的成交额将超300亿元。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还在此次发布会上阐述阿里电商平台如何升级,让商家每天都像过“双十一”。以下是张勇演讲摘录:
天猫是一个天然的消费者媒体,怎样把这个媒体属性的平台用好?
阿里电商平台升级,意味着平台服务与商家自主创新的完美结合。
原来的电子商务有点像“外挂”,今天完全不一样了。
未来线上的商业和线下的商业,应该是人货场的高度融合。
电商平台如何与商家完美碰撞
电子商务发生了深刻变化,互联网渗透到商业每个环节。阿里未来5-10年的战略,是致力于电商平台升级——把商家的自主创新,和阿里平台的服务完美结合;把商家丰富多彩的供给和资源,和阿里平台的资源与需求完美碰撞,形成巨大的规模和出色的效率。这种完美碰撞结合的最清晰典范,就是每年双十一。但双十一只是一天,阿里希望剩下的364天里,充分调动匹配双方资源,让商家每天都像“双十一”那样舒服。
在天猫平台上,商品和绝大多数服务都是品牌商家提供,阿里需要形成给品牌商家——特别是与阿里战略合作的品牌——提供确定性的服务能力,让双方的责权利更加清晰,更加确定,这样才能实现资源与服务的充分匹配。
(注:根据协议,签约商家与天猫将在新品首发、O2O、数据化运营、明星资源、品牌营销、服务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。同时,天猫还将推出“潜客计划”,帮助商家运营数据,走向数字经济的DT时代。)
阿里将与战略伙伴共同探索发掘更多合作方式,不仅是流量,还会拓展到更多更广义的资源,包括数据、营销、物流、渠道等各种新的合作方式,使其成为双方整个生意计划的核心。这样才能真正做到,让商家在平台上做生意越来越简单,实现阿里的使命。
实现电商平台的升级,首先就是要服务好商家。把阿里从一个服务消费者的平台,升级成一个服务商家,从而使商家更好服务消费者的平台。
这一系列服务当中,天猫首先要打造一个多样化的零售业态,今天我们的年活跃用户3.5亿,比美国人口还多,品牌可以在这个市场上吸引自己的用户,自然就完成了用户的分层。同时,品牌有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的需要,怎么样服务商家,建立不同的业态:上新货、当季货、反季货、清货,都应该为商家提供合适的业态,合适的渠道。
天猫是一个消费者媒体
随着天猫的发展和壮大,越来越多的商家已经关注到一点,天猫绝不仅仅是一个销售平台,天猫实际上具备多样性的特征。
阿里怎么定位天猫这个市场?第一,是一个品牌云集的销售平台,是一个购物中心。第二,是一个消费者的媒体,每一天都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分别通过PC、通过无线,访问我们的网站。这样的网站一定不可避免地具备媒体属性。
怎样把媒体属性的平台用好,让品牌商不仅在平台上卖掉多少商品,同时在平台上建立品牌的消费者认知,与消费者产生充分的互动。这是阿里所追求的。所以,我一直说天猫致力于打造一个消费者连接平台,一个数据驱动的消费者连接平台。
既然有数以亿计的用户在阿里平台上,阿里具备了最宝贵的价值,就是消费者的数据。这么多的数据如果不能为商家产生价值,基本上就只是一个成本中心,数据占据了存储,占据了服务器。怎么样把消费者数据的价值挖掘出来,帮助商家触达新的用户,帮维护老的用户,激活沉睡用户,形成二次乃至多次购买。这是未来很长时间天猫需要跟大家合作的。
未来的线上线下商业
我现在在阿里除了干CEO的活,还兼了另外一个差,就是去当了银泰商业的董事长。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儿?我们觉得,未来线上的商业和线下的商业,应该是人货场的高度融合。又回到了所有的零售的老话,人货场。
其实人还是这些人,几亿的用户不可能只待在天上不下地。货,线上线下应该是通的。场,其实是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结合。在这个过程当中,怎样围绕人货场,跟我们的品牌,跟我们的商家进行合作。
原来的电子商务像“外挂”一样,只是我这个品牌整个生意的外挂。我现在喜欢用这个词,因为以前我干过游戏公司,现在又想起老本行来了。原来我这个生意一年一百亿,既然电子商务很好,就开个店搞个小团队试一试,给你批点货。慢慢的,线上生意越来越大,电子商务经理变成电子商务总监,变成电子商务总经理,变成电子商务公司,然后有独立的供应链,独立的设计团队,甚至独立的生产线,独立的品牌资源。这些东西,最终怎么跟线下去结合。
我们的商业正在这样一个拐点上,怎样去围绕人货场为基础,第一个,人的打通,第二个,货的打通,第三个,场的打通。对整个阿里来讲,这是在整个商业的发展上,在整个的互联网+大背景下,来重新定义电子商务,重新看待商业电子化进程中要去做的事情。
在今天的商业界,这一定会是共识。那就是基于商业的互联网化,带来基于大数据的全渠道的用户管理,最终形成全渠道的销售,让消费者获得全新的用户体验。这也是阿里这个平台和所有商家的共同追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