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年间,女人们在绣楼里绣的荷包,或是香囊,大概算是最早的女人包包的雏形。那时没有牌子,却也有高贵与低贱之分。比如王熙凤在王夫人面前泪如雨下地说:"那香袋是外头雇工仿着内工绣的,带子穗子一概是市卖货,我便年轻不尊重些,也不要这劳什子…"。
一代代这样下来,女人们慢慢开始习惯拎着个小包出行,像上世纪西欧油画中的贵妇们,撑把小伞,撑伞的小手臂上挂着个玲珑的包,这大概就是如今所说的"arm cy",所谓胳膊上的玩物,高贵优雅。也就是说,女人出门,除了珠宝之外,更重要的是要有个时髦的包包挎在胳膊上。那个世纪的女人们小包里装的什么,不得而知,大概就是些香粉烟脂类。
于是包包变成了非常女人的东西,有了性别。有了性别,也就有了性格。包包,越来越成为这个带包女人的另种性格的体现。
一个很大的当季时尚的包包,摸下去,可能只抓出一只钱包,一盒烟脂,一摞子卡,包括美容,健身,还有MP4;再摸摸,或许摸出粒漏掉的维他命综合片,几颗话梅。有几块不知何时漏下去的硬币,一张不知何时在肯德基用完后随手塞入包内的餐巾纸。再张狂点的,可能还有盒避孕套静静躺在包包里。这是那还不知生活为何物的年轻姑娘们的包包,这种包包的外形就象它挂着的卡通件一样,年轻,张扬。
女人和包包是一对孪生姐妹,时殊风易的确也不为过,大街上行如流云的浪潮中,女人是时髦的载体,皮包包是时髦的象征。
秀发飘逸的背影下一个小巧玲珑的皮包甩前甩后,活似一个可爱的精灵,乍过还来让人眼花缭乱,不要看清脸蛋就一个多彩的包包与胴体的摩擦已有“芳树醉游人”之感。“时光容易过,岁月不饶人”,五六十岁的老太太腋下夹着一个大包,或红、或绿、有的鼓鼓的,有的干瘪着,不知这是赶潮还是锻炼,“不信青春唤不回”这是“晚钟过竹静”,还是“醉客出花迟”。合体的不合体的,小小年级十六七岁正是出水芙蓉,屁颠屁颠从眼前奔过,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那长长的带子下挽着的小包包,一直深入胯下,不由让人想起农村一岁的骡驹子奔在羊群里,生气的人们栓在它腿下的“挡棒”之感。有时还在扣子处栓上一个小木偶,是炫耀还是风流,真是“天生丽质难自弃”。最算成熟的是中年妇女,她们并不含羞,也不风韵,但从来不放下包包,只是将大包变成小包,手机零花钱融为一体套在腕上,既不笨拙似乎也看不出不潇洒,也许是人进中年的缘故吧!
女人和包包是一对情人,女人离不开包包,包包只有在女人身上才有价值。雨天包包为女人避雨,晴天女人总是把包包高高举起挡光,风沙肆虐包包又为娇嫩的面庞遮住沙砾,羞了女人用它包脸,困了女人又会把包包叠起来垫在屁股下休息,赴汤蹈火在所不辞,有情包包含春泪,娇气女人卧晓枝。每过一个店铺,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包包会让女人驻足长叹。每一次的惊喜,每一次的更换,弄潮般的冲击着女人的心田,“春到人间草木知”为了一个包包,往往是讨价还价,遗憾而去,然而为了换包,包价一路飙升,包包为女人送来了时尚,送来了典雅,有时为了一个包包让男友惊慌失措,丑态百出,女人是那样欣喜若狂,至疯至颠。
包包是女人的护身符。走出家门女人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是在镜子前摆弄一下包包,确定合适的位置,选择最佳的形态,才肯出门好象这一切是那样协调,那么自如,即使唠唠叨叨的婆婆也不例外,包包成了她的寄托。要说你不小心刷了一下她的包包,它会怒目而视,从新梳理包带,翻上翻下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方才继续上路。坐车时总是把包包抱在怀里,就象一个熟睡的婴儿生怕被人侍弄。
包包是女人的财富。回到家女人随手拍拍包包上面的灰尘,挂好后方才离去,包包在家是有固定位置的,一般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,大的、小的、长的、短的、扁的、圆的变成家中的一道风景线,串门的女友无不为人家的包多包美赞叹不已,大加欣赏,有时也为了一个拉链头子争论一宿。包包是女人世界的一部分,生活中因为有包包才让女人争相媲美,让世界变的丰富多彩。生活中因为有包包才让女人有了魅力,就象天空中有了彩虹一样。世界上因为有女人才让包包如此亲睐,正如大海有它的深邃让人纷至沓来。